家有幼兒,爸媽要照顧起來,真的有多雙手亦未必能面面俱圓。特別是一不小心發生意外,爸媽可能會急昏頭而未能即時作出正確的處理。在家居,其實有不少生活陷阱,以下最常見的跌傷及燙傷,當中的徵狀及處理方法,是爸媽必須要知道的資訊。
作者︰王雅穎醫生 – 兒科專科
跌傷撞瘀 即時處理
跌傷是幼兒常見的意外之一,即使2-3個月大的嬰兒,在床上翻一翻身,如沒有護欄,很有可能會跌到地上。又或是到了學站的年齡,跌跌撞撞,是常有的事。如父母或照顧者目睹整個跌撞過程或得知孩子跌傷︰
第一步︰確認孩子的意識
先確認孩子意識是否清醒,如沒有明顯外傷,父母隨後三數天需要觀察孩子是否有噁心或是嘔吐的情形發生。
第二步︰觀察傷處
如有瘀傷、紅腫,應觀察受傷部位的活動能力,切勿用力活動手腳及拉扯,並盡快求醫。
第三步︰傷處流血處理
如不慎流血,傷口淺小的可用乾淨紗布覆蓋在傷口上,再用大拇指或手掌直接按壓出血處。止血後,父母可用衛生棉球和用作清潔傷口的消毒藥水,在傷口處由內向外進行消毒,再貼上膠布或紗布。
燙傷即時「沖、脫、蓋、送」
幼兒飲奶、沖涼,又或是手多多觸碰發熱的東西,有機會導致燙傷,家長須注意家中熱茶、熱湯的擺放位置,教導孩子注意「熱」和「燙」的危險性。如不慎燙傷,家長應要作出即時處理︰
第一步︰沖洗冷水
即時利用清水將燙傷的部位輕輕沖浸約20至30分鐘,藉由冷水將熱燙減低,以減輕對肌膚的傷害。
第二步︰脫掉衣物
如果燙傷的部位有穿著衣物,可在沖洗後,小心地除去衣物,必要時可用剪刀剪開衣服,如果感覺衣物和肌膚有沾黏,切勿強行拉除,應等到去醫院後由醫生處理。
第三步︰覆蓋傷處
準備乾淨或消毒過的紗布、棉布蓋在燙傷處,並固定位置。
第五步︰視情況送醫
如果燙傷情況嚴重,就不適宜自行處理,要盡快送醫。
燙傷「勿做」
搽豉油︰有坊間傳言燙傷可用豉油搽患處,在西醫角度來說,這並沒有醫學根據,家長不應胡亂嘗試。
冰敷︰千萬不要以為用冰塊可以加快冷卻,原因是可能會使皮膚受損。
刺穿水泡︰弄穿水泡會令皮膚留有傷口,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,應由醫生決定是否有需要刺穿水泡。
家家必備 家居急救箱
每個家庭都必須有一個急救箱,內裡基本必須具備︰
|
|
|
|
|
|
|
|
|
|
*消毒用品均須每兩個月檢查一次,如使用已過期的消毒用品可能會有細菌感染的機會,應更新替換,以備不時之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