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佩珊校長︰繪本力量大,教學無邊界

繪本,也許在父母的眼中,只是孩子的休閒讀物,然而在東華三院香港華都獅子會幼稚園的馮佩珊校長(下稱︰馮校長)眼中,卻是幼兒教育的媒介之一。利用「繪本教學」,孩子從中學習的不只是單純的一個故事,而是利用故事培養藝術修養、汲取生活經驗以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繪本所產生出來的多元變化,豐富了孩子的思考空間。

撰文︰Sharon Lam

相片由受訪者提供

本文曾刊於M for Mother第19期「童步向前」一欄

利用繪本解決生活煩惱

不少父母讓孩子看書,希望他多認一點字,增強閱讀能力。馮校長則說︰「文字優美的繪本的確能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,然而除卻文字之外,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中與生活結合,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並培養喜愛圖書的態度。」就好像不少孩子都有偏吃問題,如果家長或老師都以說教式來教導孩子,也許效果不彰。馮校長就特別推介《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》的繪本,主角是一對兄妹,妹妹非常挑食,而且她絕對絕對不吃番茄,於是哥哥把各種食物想像為不同的東西,如「富士山頂上的白雲」、「噴水月亮」……逐漸讓妹妹吃下她平日不吃的東西。從繪本引發孩子的共鳴,藉故事引導孩子解決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。

網絡圖片

 

 

馮佩珊校長

 

跨學科,跨範疇的學習

馮校長說︰「學校不只是跟孩子說故事,家課、課堂遊戲又或是出外參觀,每一項活動與繪本都是環環相扣。」就如《畫一個星星給我》,文字不多,但色彩豐富的插畫,可啟發孩子的藝術觸覺,因此老師們在課堂上特意利用不同的畫具及顏料,與孩子們一起創作「質感畫」。另外,讀完《狐狸孵蛋》一書後,老師為了讓孩子更認識動物出生的過程,帶孩子到科學館參觀。這些都是先透過繪本引發孩子的興趣,再以不同的活動帶孩子認識世界,這類的學習可以跨學科,跨範疇,從而符合教育局制定的六大學習範疇,包括︰「體能與健康」、「語文」、「早期數學」、「科學與科技」、「個人與群體」和「藝術」。

網絡圖片

 

「質感畫」創作

  

到科學館參觀

 

繪本主題多樣化

談及繪本的選擇,馮校長則說︰「配合學校的特色,安全、環保、健康、關愛為主。」學校曾利用繪本《大家一起來畫畫》、《子兒,吐吐》、《怕浪費的奶奶》等,發展九大共通能力*,同時綜合孩子的藝術能力,如音樂、舞蹈、視覺、藝術。其實,繪本的世界無限大,能表達很多不同的主題,例如︰情緒、親情、友誼、社會、生死等,學校雖然不能一一盡攬,但常常鼓勵家長在家都與孩子閱讀,讓孩子感受閱讀的美好。

 

*九大共通能力包括︰協作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創造力、批判性思考能力、運用資訊科技能力、運算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、自我管理能力及研習能力。

 
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