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小朋友繁忙的行程,相信不少家長身同感受,既要保持孩子學術成績的優異,還有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與才藝訓練,把孩子栽培至十八般武藝,殊不容易。然而,把孩子的生活日常大小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時候,孩子可能很懂得學習,可是他們會懂得如何成為一個擁有良好品格的人嗎?「品格教育,其實好抽象。」救恩學校(幼稚園部)關珊園長(下稱︰關園長)說。
撰文︰Sharon Lam
相片由受訪者提供
無條件接納孩子
一件生活小事,是培養孩子良好品行的關鍵。「孩子倒水給回家的媽媽,怎料打翻了,惹來媽媽的責備。本來是體貼父母的行為,孩子就會錯誤認為自己做錯事。其實倒水背後的動機沒有錯,家長應讚賞孩子的體貼,但同時亦要告知他們下次倒水時要注意的地方,例如水不要太熱,拿水時要慢慢行。接納與讚賞是堅固孩子品格的元素。」關園長說。
化抽象為具體的品格教育
然而,父母總會跌進「樣樣都要讚」的迷思之中,關園長強調︰「父母稱讚孩子需要有明確的方向,『做得好好』、『你好叻,好乖』太模糊了,孩子根本不知道「好」甚麼,但如果改為『你能夠準時來到,懂得守時很好』、『你比上次堅持更多時間。』孩子作出的行為與父母的稱讚能吻合,才能化抽象為具體,為孩子的品格教育奠下基礎。」
「善良明信片」具體化孩子善良的行為。
白紙般的孩子 需要付出關愛和時間
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來到這個世界,品格教育在幼兒階段顯得無比重要,善良、守諾、誠實、正直、負責任、堅持……要紮實地培養起來也不是容易,父母是需要付出關愛與時間在管教之上,而不是一昧為孩子安排。關園長分享︰「記得有一位學生,他從小已受到父母及其他親戚的關愛,有一次生病卻怎麼都不肯吃藥,每次吃藥人人都要用盡方法又哄又鬧,可是在我面前,我甚麼都不用做,他都會乖乖吃藥。因為孩子知道,我不會妥協,只會不斷告知吃藥是他的『責任』。」
用「愛」給孩子叉叉電
品格可說是建立在管教之上,這個階段看似是屬於孩子與父母相互之間微妙的測試,父母能否貫徹始終管教孩子,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能否看見孩子的特質、脾性。有家長曾問關園長︰「孩子只要我陪,甚麼都不用我做,走開不行,一齊玩都不行,只要我坐在旁邊,這是甚麼狀況?」關園長反問該位家長近來有沒有投放時間在孩子身上?「每個孩子的的特質、脾性都不同,有些很喜歡撒嬌、有些喜歡身體接觸來感受父母的愛,例如有些孩子討抱;有些想父母動手幫些小事,如綁鞋帶;有些想陪伴在側,其實滿足了他們的需要,就像是為孩子叉電,讓彼此的關係更親密,在管教上自然更『中』孩子的需要。」
學習欣賞需要潛移默化
除了父母在家的管教外,學校其實都在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關園長稱︰「品格教育不是規規矩矩上課就可以學習得來,更著重是營造氛圍,從『欣賞』開始,讓學生潛移默化去學習欣賞每一件事,例如分享玩具,已是值得欣賞的行為。另外亦透過故事時間,讓孩子感受良好品格帶來的正面影響。」一點一滴,種下美好的品格種子在孩子身上。
園長講故事時間。
救恩學校(幼稚園)
電話:2803-0304
傳真:2117-0380
電郵: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地址:香港西營盤高街97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