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超過50年歷史的「深水埗浸信會幼稚園」,位於長沙灣,為鄰近多個屋邨,孕育社區內各株小幼苗。現任盧巧藍校長從事幼兒教育十多年,隨新校舍落成不久後於2015年就任,即為學校帶來嶄新的戲劇教學模式,進行基督教生命教育。
撰文︰Sharon Lam
相片由受訪者提供
戲劇讓孩子快速代入
「戲劇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,讓孩子能充分並快速代入內容,而課程內容以生命教育為核心。」盧校長說。為了更詳細了解如何利用戲劇教學,盧校長舉例其中一個學習內容︰拯救小海豚。那是一個與環境教育有關的課題,小海豚受傷了,被沖上岸,要如何拯救牠呢?一個故事,讓孩子認識環境與自己的關係。孩子透過扮演故事中的小海豚及其他人物角色,認知海洋生物的特性、了解動物及人物的想法,説出感受的同時能抒發情緒,從而學習同理心。
孩子為受傷的鯊魚祈禱。
孩子太入戲 魔法咒語帶孩子出戲
戲劇,對孩子來說是充滿樂趣的活動,每次演起來總是意猶未盡,帶孩子返回現實是一項挑戰。盧校長笑說︰「試過孩子太入戲,下課後依然繼續扮演角色,於是每次要進行扮演的時候,我都會跟孩子唸一段魔法咒語,讓孩子意識扮演開始,當完結時亦同樣跟他們唸咒語,讓他們出戲,效果很不錯呢﹗」
小朋友扮演起來都十分投入。
盧校長會跟孩子一起入戲、出戲。
家長觀課 感受孩子的不同
盧校長每年都安排2次家長觀課活動,家長會先觀看20至25分鐘孩子的戲劇表演錄影片段,然後再參觀課堂,甚至身體力行一同上課。盧校長分享︰「有一次低班同學在扮演理髮師,家長戴上假髮扮演客人,家長都想不到孩子演起理髮師,不論剪髮或捲髮等,都似模似樣。」觀課活動一般在學期初和學期尾,希望能讓家長感受孩子的轉變。
家長戴上假髮扮演客人。
小劇場︰煲飯啦喂﹗—生活與想像結合
飯煲準備、電掣準備、飯粒準備、清水準備,每位同學的角色都準備好了,那就開始煲飯﹗
- 飾演飯煲的同學手牽手圍圈,形成飯煲;
- 飾演電掣的同學已就位;
- 飾演飯粒的同學進入飯煲了;
- 飾演清水的同學要洗米,進入飯煲了;
- 過水時間,飾演清水的同學離開飯煲;
- 如是者,三次過水;
- 時間到,飯煮熟了,電掣同學「叮」一聲;
- 煮好飯了﹗
整個過程,孩子都自動自覺,並且十分了解自己的角色,特別飾演電掣的同學,一直像是一個電掣不作聲、不動作,直至煮好飯了,唯一的動作和聲音完美演繹,真的不可低估孩子的能力呢﹗
學校資料
深水埗浸信會幼稚園
地址︰長沙灣廣利道4號一樓
電話︰27201173
網址︰ http://www.sspbck.edu.hk/